马克思主义学院 陆文妮报道 4月30日上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宝校区远教大厦801会议室开展本学期第5次集体备课会。学校党委书记李卫东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邓艳葵教授、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颉教授出席会议。文理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。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邓艳葵教授主持。

会议现场

党委书记李卫东发言

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邓艳葵教授发言

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颉教授作点评
李卫东书记强调,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将召开集体备课会作为常态化教研工作坚持好、开展好。他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四点要求,一是强化责任意识,以高度政治自觉着力提升理论素养。二是苦练本领,提升上好思政课的能力,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、思想性、理论性、体系性和规范性。三是狠下功夫,加强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,围绕教学进行科研,强化实践育人,争做育人先锋。四是培育情怀,厚植家国情怀、仁爱情怀,树立上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,讲好中国故事。
会上,李铭、蒋婕、容一源、覃毅磊四位老师分别就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与《形势与政策》课的具体章节和专题,从教学思路、重难点、素材选用、案例阐释、教学互动等进行了教学设计展示。每次分享结束后,老师们集中进行研讨,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。梁小娟、韦静、雷爱萍三位老师提出备课过程中要以学生视角为主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理论。蒙乃希老师建议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,用好用活学习通进行教学。在老师们集中研讨结束后,江颉教授分别对每位教师的备课进行了精细点评。随后,江颉教授向与会教师展示如何巧用学习通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,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,增强思政课堂的亲和力、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,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和努力方向,学习了如何将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,提升课堂教学能力。下一步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致力于开展高质量集体备课会,通过挖掘本校特色,借助信息化手段,把思政课讲深、讲透、讲活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,为有效推进“大思政课”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